今年以来,潍坊青州市邵庄镇聚焦农村养老关切,以“幸福食堂”为支点,从解决留守老人“一餐热饭”问题入手,积极探索农村敬老养老服务新模式,不仅让老年人吃得好,更使他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,感受到更多“幸福”味道。
“幸福食堂+”
丰富文化活动 打造“精神乐园”
丰富文化活动,打造“精神乐园”。“幸福食堂”不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,也是村里老年人相互交流、娱乐休闲的场所。邵庄镇坚持把“幸福食堂”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村文化大院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,努力实现休闲、娱乐、就餐一体化运营。马石西村“幸福食堂”整合利用了村委活动场地、人力等资源,完善提升文化广场,既提供就餐服务,也是综合为老服务中心。北马庄村“幸福食堂”建在村文化广场旁边,老人在用餐之余,可健身娱乐,聚在一起唠唠家常、下棋打牌,丰富精神文化生活,让老人们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,提升幸福感。
“幸福食堂+”
开展志愿服务 打造“温馨家园”
开展志愿服务,打造“温馨家园”。老人的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,还会影响在食堂吃饭的其他人。邵庄镇组织卫生院定期免费为所有在食堂吃饭的老人做健康体检,给每人建立健康档案和膳食指导单。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最怕老人在家中突发疾病,北马庄村“幸福食堂”延伸开展“家访”志愿服务,每天根据中午食堂就餐情况由志愿者到老人家上门问候。一些老人反映理发难,马石西村组织志愿者定期在食堂门口支起理发摊“义剪”。邵庄镇以“幸福食堂”为依托,鼓励各村推行“幸福食堂+”服务模式,兼顾健康照料和精神慰藉,尽可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。
“幸福食堂+”
推进文明实践 打造乡村治理样板
推进文明实践,打造乡村治理样板。邵庄镇以“幸福食堂”为重要切入口,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纵深发展,每年春节、重阳节、老人生日,倡导和发动各村、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走访慰问老人、组织丰富多彩的敬老活动,在全镇积极评选表彰“好媳妇好婆婆”“敬老好儿女”等先进典型,大力营造尊老敬老浓厚氛围。发挥农村老年人情况熟、威信高、时间足等优势作用,组织他们积极参与“街坊议事会”、红白理事会、五老志愿服务队、老年文艺演出队等民间组织,让老年人发挥余热、老有所为,成为乡村治理、移风易俗、文明实践的好帮手。